阅读历史 |

第278章(1 / 2)

加入书签

“哎呀,知府大人,这、这乌兹的朱尔泰怎么会与你有书信往来呢?”公孙玉树显得惊讶极了。

丁望远两条眉毛紧紧拧在一处,满脸不信,就要伸手去拿。

“哎——”公孙玉树向后一退,“丁大人想销毁证据不成?”

公孙玉树离着几步远的距离,将那密信举起来,给丁望远看。

丁望远眯起眼睛,信上果然是通敌的内容,大意是与自己约定打开云州城门,放乌兹的内奸入城一事。

最关键的是,那封信落款的印鉴居然真的是朱尔泰的——那印鉴来源于乌兹的特殊工艺,只有乌兹贵族才能使用。

“小伯爷,本府从未与朱尔泰有过任何往来,更不知这封信究竟如何出现在书房之中。”丁望远如实说道。

“知府大人自然会这么说。”公孙玉树哂笑道,“只不过铁证如山,就看陛下会不会信了。”

丁望远冷笑一声,“一封不知何人伪造的书信而已,算什么铁证如山?”

公孙玉树笑意更甚,“单单这封信自然不够,还差一份丁大人您的口供。瞧,我这都替您准备好了——”

公孙玉树自袖中取出一纸供状,摊开在丁望远面前。

丁望远垂眸扫去,那供状之上已经以自己的口吻交代了通敌卖国、勾结外敌的罪过。

“丁大人只要按下手印,这证据不就全了么?”

“抄家灭门之罪,我为何要按下手印?小伯爷不觉得荒谬么?”丁望远将供状推回到公孙玉树面前。

公孙玉树没有半点意外。

“果真不认?”

“你觉得呢?”

“那好。来人——”公孙玉树回头对门外说道,两名衙役走了进来,中间还架着一个人。

竟然是丁小邱。

“爹,救我啊爹!”被一柄明晃晃长刀架在脖子上的丁小邱吓得脸都白了,惊恐无比地向丁望远求救。

“小邱!”丁望远又惊又怒,瞪着公孙玉树,“你绑架我儿子来威胁我!?”

公孙玉树一挥手,那两名衙役便押着丁小邱退了出去。

“丁大人,话别说得那么难听。”公孙玉树找了把椅子坐下,好整以暇地望着丁望远,似乎早已知道结局。

“你认了这供状,我们伯府会在奏折上将你家人的关系都撇清楚,请求陛下开恩,让陛下只杀你一人。”

“但你若不认,贵公子只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要不要用自己的命来换儿子的命,全在丁大人一念之间。”

丁望远踌躇良久,终于长叹一声。

“好吧,我认。”

丁望远说完,起身去找朱砂印泥。

“丁大人不忙,我都给你备好了。”公孙玉树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方印泥,放在丁望远面前。

‘呵,那本府还要谢谢小伯爷了?’

“客气。”

公孙玉树的嘴角上扬。

只要丁望远认了这份供状,便死无葬身之地。

那时的云州城,将会是宁安伯府之天下,再也无人掣肘了!

丁望远用拇指在那印泥上用力按了两下,移到那供状画押处,动作却突然顿住了。

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看向公孙玉树。

“小伯爷,下官还有一事不明。若能得小伯爷解惑,下官便死而无憾了。”

空白信纸

“丁大人请说。”公孙玉树十分慷慨。

丁望远的目光投向那封被搜出来的密信。

“这密信之上,究竟为何会有朱尔泰的印鉴?莫非……小伯爷与他有所来往?”

公孙玉树眯眼瞧着丁望远,思量片刻道:

“好吧,告诉你也无妨,左右丁大人也活不过今夜了。”

“小伯爷是打算先斩后奏?”

“哟,丁大人还挺冷静,是条汉子。”

公孙玉树笑道。

“云州知府丁望远勾结外敌,被伯府查出,欲将其绑赴京师。

然丁望远负隅顽抗,拒不受捕,甚至私募甲兵意欲谋反。

本世子不得已,只能先斩之而后奏。”

公孙玉树歪了歪脑袋,“这样的故事,你猜陛下会觉得如何?”

丁望远点点头,“精彩。所以小伯爷可以告知下官印鉴之事了,否则下官输得……实在有些不甘。”

公孙玉树颇为得意地“呵呵”一笑,将身子靠在椅背上。

“那本是一封只盖了印鉴的空白信纸,是本世子——从镇北王那里拿到的。”

“空白信纸!?”丁望远瞳孔微缩。

那这样的谋反密信,岂不是想要制造多少,便能制造多少!?

且不说镇北王要拿这些信纸来做什么,单论他如何能拿到盖有朱尔泰印鉴的空白信纸,思之便令人后背发凉。

要知道朱尔泰身为乌兹的大将军,位高权重,印鉴绝不可能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