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8章(2 / 2)

加入书签

苗,每年也能创收上万两银”

随着甘明寿的讲述。

西麓牧场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就今年来算,目前创造的收益就有二十万两。

且还会随药材的产量,逐年增加。

说这个牧场是一只下蛋的金鸡,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赵染有心想拒绝,但又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她就真看上了牧场里的五千多头牛。

听他父皇传回来的消息说,中原百姓弃耕现象严重,接下来的几年,鼓励农耕就是首要大事。

农耕,农耕。

耕地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不就是牛么?!

她也想用这个牧场,为新生的雍泰王朝尽一份力。

当然,甘将军对朝廷大公无私的这份心意,她一定会转告父皇的。

该给她婆家的尊荣,一点都不能少!

其实,根本都不用她提醒。

乾武帝赵牧云这些天,就将身边得用的人,从个人到家庭成员,做了摸排。

甘家,他给放进了第一梯队里。

首先,甘父甘母都很擅长搞钱。

仅凭一个羊肉汤馆和一个腌肉的配方,两年多时间就攒下了大笔的家业。

那二十万两彩礼,还真送到了他的心坎上。

别看他做了皇帝,兜比脸还干净。

本以为到了商都能劫个富,结果前朝阉党死前令宦官们放了一把火,国库被烧了一个精光。

雍泰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最缺的就是钱!

在他心里。

农与商,都是百姓生活的根本。

根本没有重农抑商这么一说。

心里想的都是,等甘父甘母到了商都,他得请这夫妻俩帮着想想法子,为朝廷多搞点钱。

甘家小儿子也很好。

在牲畜的饲养一道上,似乎格外有天赋。

传回来的资料上显示,西麓牧场的母羊、母牛甚至是母骆驼,怀崽率都很高。

且在养殖过程中,从未生过病!

这是何等的能耐?

得把这小子弄去太仆寺做牧官。

至于自家亲女婿,就不用说了。

在他成为女婿备选人之前,他身上发生过的大事小情几乎都被查了一个底朝天。

赵牧云对女婿的能力、手段和人品,还是比

较满意的。

尤其是在祁家临时退婚一事上。

调查的亲兵表示,从未听甘家人对任何人说过祁家半句恶语。

分手见人品。

甘家人的人品和能力,都为他所喜。

至于远在关西的甘将军。

这样的将才,调回中枢纯属浪费!

就得让她守住边境,震慑一切胆敢侵犯中原的宵小。

更重要的是。

经过最近两年高产小麦的推广,甘将军那个西北粮仓的计划是真的切实可行。

未来两三年内。

他迫切的希望,关西的高产麦种能在中原推广开来。

当然,该给的好处,他对功臣向来都不会吝啬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翻修,商都皇宫终于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恢复了往日的恢弘。

这些,还是数万边军们齐齐上手的成果。

没办法,乾武帝的圣旨虽然昭告了天下。

但各州府衙门都停摆几年了。

百姓们东躲西藏,根本不清楚上头的皇位又换了人。

听什么诏令哟!

商都空荡荡的,根本找不到什么匠人。

要不是有边城军需的支持,乾武帝赵牧云和他的数万边军,差点就要成历史上第一个打下江山被饿死在皇宫里的帝王。

浮出水面的藏宝图

就在甘家人处理秘方,与总兵府大总管做西麓牧场的交接,同时,将从甘露川带回来的一万双雪地靴在边城热销期间。

左氏嫡支两个年纪最大的族老,正和左文轩正在一个隐蔽的院子里秘话。

左家自从分宗后,边城没有入军籍的这一宗,这几年的日子真的很难熬。

最早进红帐的妇人,如今十不存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