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22(3 / 7)

加入书签

是国人们变成了士族,野人们变成了黔首,士族从此风花雪月,知书答礼,越来越不亲自上阵杀人了,而野人出身的那些底层百姓,平时需要耕作种田,以交税赋,战时又得从军上阵,拼个你死我活,这就是士庶之分,高寒之别,劳心者治人,说的就是士族,劳力者治于人,说的就是庶民。这不就是看知识的多少,身份的高下吗?”

白虎点了点头:“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可是青龙大人似乎回避了一点,那就是这个士人和庶民,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国的士人,如果给他国所灭,那就会沦为亡国奴,成为庶民,而立了军功的庶民,在战国开始的各国变法改制后,也可以以功得爵,一跃成为士人,如果连续几代都有战功,那就可以拿到士爵,不再成为庶民,这些都与知识的多少无关,只与人的欲望有关。”

青龙沉声道:“有了知识,有了文化,就可以知兵法,指挥千军万马作战,自己则远离前线,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搏战,而那些受制于人,受将帅驱使的普通士卒,则只能冲锋陷阵,刀山火海,这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文化,身份低下,所以只能从事这些卖命流血的危险工作吗?你以为个个都跟刘裕一样,自己冲第一个啊?古之名将帅,多半是不用这么拼的呢。”

白虎微微一笑:“青龙大人,你觉得你说的这种所谓的儒帅,兵家,象谢玄那样,谈笑抚琴之间就能决定天下大战的胜负,这样的将帅,能有几人?大多数更多的是贪生怕死,畏敌如虎,拿着不敢上阵当成风范,躲在后方帅帐之中吓得瑟瑟发抖的无能之辈吧,这样的酒囊饭袋,我们大晋南渡以来层出不穷,你真的要觉得这些是多荣耀的事吗?”

青龙的脸微微一红,说道:“是酒囊饭袋还是运筹帷幄,我们暂且不争,但我说的那些知识越多越怕死,越不愿意亲力搏战的事实,你总得承认吧。”

白虎点了点头:“不错,这点我承认啊,确实是读书越多越怕死,倒也不是什么知礼义明仁义,纯粹就是书读多了会觉得这个世界太美好了,自己得好好活着,好好享受,偏偏有能力读书的人,一般也会有足够享受的条件,那自然舍不得去冒生命危险,打仗冲锋了。从这点上说,你讲得不错。”

青龙得意地笑了起来:“难得神机妙算的白虎大人,也同意我的看法啊,那这个口号,是不是足以阻止刘裕的这个计划呢?”

白虎轻轻地叹了口气,看向了玄武:“玄武大人觉得可以阻止吗?”

玄武不动声色地看着朱雀:“朱雀大人,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朱雀笑了起来:“从青龙大人一开始提议时,我就拍手叫好了,现在连白虎大人都论证出青龙大人讲得不错,那我还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呢?”

玄武轻轻地叹了口气,摇头道:“似是而非,这在清谈中,是大忌啊,白虎大人一直是在诱敌深入,让青龙大人主动暴露出破绽,你的这论玄能力,越来越高了,不过,在黑手乾坤的议事时,最好别这样。”

白虎微微一笑,点头道:“谨遵玄武大人的教诲,以后我定会注意。”

青龙的眉头一皱,沉声道:“看来玄武大人觉得我说得没道理啊,那我很想听听,玄武大人如果站在刘裕这一方,会如何来反驳的说这个知识越多越怕死呢?”

玄武平静地说道:“很简单,怕死立不了功,得不了爵,得回家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被那些不怕死,立了功的人管着,欺负着,那你还能怕死吗?”

富贵还乡别战场

玄武平静地说道:“很简单,怕死立不了功,得不了爵,得回家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被那些不怕死,立了功的人管着,欺负着,那你还能怕死吗?”

青龙笑了起来,说道:“这个话真的是绝了,无懈可击啊,按你这说法,只有不怕死的,打仗才能立功?那我们世家子弟这么多人,他们的功劳是怎么来的呢?他们也没到前线去冲锋陷阵吧。”

白虎摆了摆手:“我们的世家子弟和士族军吏们跟着能混军功,是因为提前就做了交易,是他们家捐了粮草,出了丁壮,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伐和战争,这才让他们有从军的资格,这才让他们可以在战后评定是拿到事先商量好的回报。可是普通的军士哪有这个资格?你以为同样入伍,同在一线战斗部队的兄弟们,怕死在后面缩着,吼几嗓子,放几箭,却不冲上去砍人斩首,这样有军功吗?”

青龙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消散了,他喃喃道:“你说的有道理啊,确实,普通将士要军功,那得拼命才行,惜命怕死,不冲在前面,连尸体的脑袋都没机会去砍呢。哎,这个斩首论功的法则虽然残忍,但确实是只有利于勇者,强者啊。”

朱雀冷冷地说道:“鼓动人性中的兽性和残忍本能罢了,没啥好吹嘘的,战场之上,为了斩首报功而战友同袍之间你争我夺,甚至刀兵相见的也不是没有,更不用说了争抢斩首而放弃战机的事,刘裕自己不也是经常下令,有些关键的战役是不计斩首数,砍了也没用吗,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白虎点了点头:“不过,大多数的战斗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