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太和帝哑然片刻,笑了一笑:“王舍人这番话,朕都听进耳中了。朕会斟酌考虑。” &esp;&esp;然后便令众人退下,亲自提笔给韶华堂妹写信。 &esp;&esp;…… &esp;&esp;郑宸等人一同退了出来。 &esp;&esp;姜颐素来嬉皮笑脸没心没肺,刚才被王瑾讥讽,现在像什么事也没有,主动凑到王瑾面前:“王四郎,今天我随口玩笑,你可">
阅读历史 |

第474章(1 / 2)

加入书签

&esp;&esp;太和帝哑然片刻,笑了一笑:“王舍人这番话,朕都听进耳中了。朕会斟酌考虑。”

&esp;&esp;然后便令众人退下,亲自提笔给韶华堂妹写信。

&esp;&esp;……

&esp;&esp;郑宸等人一同退了出来。

&esp;&esp;姜颐素来嬉皮笑脸没心没肺,刚才被王瑾讥讽,现在像什么事也没有,主动凑到王瑾面前:“王四郎,今天我随口玩笑,你可别放在心上,更别写信向堂姐告状。免得堂姐恼了我。”

&esp;&esp;王瑾扯了扯嘴角:“世子说笑了。我和郡主从无书信来往,我更不是那等爱搬弄是非之人。”

&esp;&esp;姜颐眨眨眼笑道:“那就好。”

&esp;&esp;郑宸却没有放过王瑾的意思,出言讥讽:“世子虽是说笑,话糙理不糙。南阳郡的事,和王舍人丝毫不相干。王舍人何必为郡主出头?就不怕这事传到王丞相耳中,王丞相会发怒不快?”

&esp;&esp;王瑾冷笑着回击:“这是王家的家事,不劳郑舍人操心。倒是郑舍人,今日言行颇令我惊讶。”

&esp;&esp;“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莫非就要怀恨于心在皇上面前挑唆?这般举动,毫无君子风度。”

&esp;&esp;郑宸被刺中痛处,心中恼怒,面上半点不露:“王舍人此言差矣。我身为中书舍人,事事为皇上考虑着想,是理所应当。”

&esp;&esp;李博元在一旁袖手看热闹。

&esp;&esp;姜韶华美则美矣,性子太过厉害了,等闲少年郎连凑上前的勇气都没有。眼前的王瑾也好,郑宸也罢,都是大梁朝万里无一的出众少年。连他们两个都在姜韶华面前碰壁吃瘪……

&esp;&esp;“韶华堂姐是要招赘婿进王府的,那位长宁伯就是现成的人选。你们两个在这儿争来吵去的,有什么意思?”

&esp;&esp;姜颐一席话,同时扎中了两个人的心。

&esp;&esp;王瑾和郑宸同时闭了嘴。

&esp;&esp;当日晚上,王瑾犹豫一番,还是悄悄提笔写了一封信。

&esp;&esp;“将这封信送去南阳郡,”王瑾低声嘱咐:“记住,此事不可让任何人知道。就是丞相府那边,也要瞒下。”

&esp;&esp;长随忙应下。

&esp;&esp;……

&esp;&esp;第二日,王丞相就收到了宫里传出来的消息。

&esp;&esp;别说送信,就是几位舍人在天子面前说过什么话之后再生口角一事,都一五一十地传进王丞相耳中。

&esp;&esp;能掌控朝堂几十年的权臣,在宫里当然有耳目。

&esp;&esp;王丞相收到消息,好气又好笑:“这个混账东西,都快整个京城的笑话了。姜韶华对他半点不假辞色,他倒好,上赶着贴人家的冷脸。”

&esp;&esp;一旁的焦幕僚不敢多嘴。

&esp;&esp;别看王丞相自己骂儿子,别人要是多说一句,王丞相定然会翻脸。

&esp;&esp;第420章 平州(三)

&esp;&esp;数日后,太和帝的亲笔书信和王瑾的信一并送进了南阳郡。

&esp;&esp;姜韶华巡查完南阳军营,在去往宛县途中接到了这两封来信。

&esp;&esp;姜韶华先看了太和帝的信。太和帝在信中高度赞扬了姜韶华派亲卫送药材送粮食去平州的举动,承诺会重赏孙太医父子。

&esp;&esp;至于王瑾的来信,就委婉多了。隐晦地说了当日众人在天子面前争辩的情形,提醒她要注意提防来自背后的冷箭……

&esp;&esp;姜韶华扯了扯嘴角,随手将信放置一旁。

&esp;&esp;没人比她更清楚郑宸的性情脾气。从她选了自己的路和他彻底诀别那一刻起,他就永远不会成为她的“背后”。她对他一直提防戒备,甚至更甚王丞相。

&esp;&esp;陈瑾瑜细心地察觉出姜韶华心情不太美妙,没敢多嘴多问。

&esp;&esp;姜韶华默然片刻,主动张口道:“南阳郡送药材送粮去平州一事,在朝廷过了明路。皇上写了亲笔信来宽慰我,以后不会有人就此事攻讦南阳王府。”

&esp;&esp;陈瑾瑜目中闪过一丝忧虑:“眼下是没有。等日后平州瘟疫彻底控制住,就不好说了。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朝廷那些重臣的嘴脸只怕难看得很。”

&esp;&esp;姜韶华淡淡道:“无妨,本郡主本来也不在意朝廷的封赏。”

&esp;&esp;她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