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1 / 3)

加入书签

“这东西叫立式多横水管式锅炉吧,这东西由炉胆,横水管还有炉桶组成,你说是焊接出问题,一般就在横水管。”

“横水管是由蛇形管组成的,我看外面的焊缝还是很标准,那么问题肯定出在左手焊接上,你们没有掌握左手焊接的工艺,所以焊接过程中肯定频繁断弧,导致了缩孔问题,所以开始使用几个月没问题,很快就会出现漏点。”

许如意发现小老头不看锅炉看她了,她也没停:“漏了就得修,瞧瞧这横七竖八的焊缝,说明没有维修口,先割开炉胆,再一排排割开横水管,找到漏点补上。但重新焊接横水管的时候,肯定会产生新的缩孔,所以,这漏水问题就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修都没法修。”

这显然说中了,就是有点太直白,郭培生深深看她一眼:“信息收集能力不错,车间待几天就能弄懂问题在哪里。”

许如意:……

她立刻强调:“我自己分析的,我能解决。”

郭培生压根不信,这焊接他咨询过许多人,甚至锅炉大厂的焊接师傅也问过,都说焊接质量就是不稳定,一般也就六成成功率。

大厂的好处是经验足,有着严格的检验制度,所以不合格的都剔除了,可他们骤然转产,根本不知道这些,瞧着不错就都用了。

结果导致了现在的问题。

你现在就是想以量取胜,也没人要了。

连这些干了多少年的师傅都不能解决,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怎么可能会?

对的,他认识许如意,毕竟当年许军去世,许家15块钱的生活费还是他特批的呢。

他直接站起来:“基础不错,去找技术科科长徐磊,就说我说的,让你进锅炉攻坚小组。”

说完,就想走。

许如意是真无奈,怎么就不信呢。

她忍不住说:“厂长我要是真能解决怎么办?”

郭培生看向她,发现许如意居然真是一脸认真,没开玩笑的样子,他倒也没直接否定许如意,居然也是一脸认真:“我刚刚在会议里说了,如果谁能解决锅炉问题,我愿意让贤。”

说完,扭头离开。

许如意:这是独轮车验收受气了吧。

回到车间,她就知道了答案——对方居然将500辆独轮车每一个都检查了一遍,供销科科长王川华就问了一句:“一般都是抽检,不用这样吧。”

人家直接毫不留情:“你们什么质量什么名声不知道啊,你以为我们想啊,我们还不想要呢。”

郭培生气的要死,回来立志解决锅炉问题,挽回名誉,所以才有了这么一说。

这会儿车间里大家都义愤填膺,“太欺负人了。”“谁能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哎!这都骂到脸上了,咱们不能争口气吗?”

许如意一边挑废料,张美义一边在旁边愤慨:“气死我了,为了不出错,每一台我们都检查好几遍才出厂,怎么能这么说话?”

“我怎么这么笨,要是我能解决,我一定当面怼回去。”

许如意终于找到了合用的几节管道,拿了出来,大概是她太镇定,张美义都不干了:“你就不生气吗?”

“生气有用吗?还得实力说话。”

张美义一想也是:“不行,我再去加会班,我要用实力打败他们。”

等着她走了许如意就先找了一把钢锯,将材料按着设计截断,随后又去了氩弧焊机那块——则是为了焊接锅炉购买的,独轮车用不着,正闲着,焊接起来。

第二天,郭培生关于谁能解决问题,他就给谁让贤这话,已经传遍了全厂。

厂长都逼到这份上了,谁能受得了。

所以,整个车间都是一种又努力又压抑的氛围,用张美义的话说:“这一单五千台我们是拿下了,可这个样子,下一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

“就算我们独轮车质量很好,可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别人也不会信我们的。”

“更别说我们又不能生产轮子,听主任说,去掉采购轮子的钱,没多少利润。”

“咱们厂如果不奋起,肯定要倒闭了,这么多人,怎么吃饭养家?”

郭培生白天根本不在厂里,他要不去找人帮忙,要不四处找订单,许如意是下班的时候才看到他,又坐在楼梯上了。

许如意太理解这种感觉了,她写论文写不明白的时候,也是呆呆的坐着,啥也不干,就盯着电脑屏幕,用同学的话来说:“能看出花吗?”

许如意往往回答:“能看出错字,也算是有收获。”

她凑到郭培生身边,问了句:“能看出花来吗?”

郭培生早就听见下楼的声音,许如意一开口就听出来是许家的小丫头,都没回头:“能看出这个炉脚装的不咋地,得改改。”

许如意点点头:“是,现在都流行u型下脚圈了,你这还是s型,是完全落后的工艺,可不不咋地吗?”

郭培生发现对许如意根本无法平心静气,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