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天文台密语惊秋寂琉璃界破隔窗寒(3 / 4)
方法。
时间在一下下或清晰或生涩的敲击声中悄然流逝。月光透过天文台的圆顶,静静洒落,将一教一学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冰冷的地面和仪器上,构成一幅奇异而静谧的画面。
终于,吴灼成功地将一段简短的节奏较为流畅地敲击了出来,虽然速度不快,但间隔和节奏已然准确。她松了一口气,眼中流露出成就的喜悦,再次看向沉墨舟:“先生,是这样吗?”
沉墨舟微微颔首,语气平和:“不错,已得要领。勤加练习即可。”他顿了顿,最后补充道,目光掠过窗外无尽的夜空,似有深意又似无意:“此技虽源于西方军旅,然其核心,无非‘规则’与‘心静’二字。守得住规则,沉得下心,方能于纷乱信号中,辨明本真。”
言罢,他不再多言,对着吴灼微一颔首,便转身离去。
秋高气爽的午后,贝满女中古老的校舍沐浴在北平特有的、澄澈而略带干燥的秋阳里。校园内银杏鎏金,丹枫似火,依旧弥漫着往日宁静而略显慵懒的书卷气息。
然而,在西北角那间挂着“墨痕社”木牌的雅致活动室内,苏静文正主持着文学沙龙。她穿着阴丹士林蓝布旗袍,外罩杏色开司米毛衣,齐耳短发衬着细金边眼镜,干练中透着书卷气。社员们围绕“新诗意象”热烈讨论着,空气中弥漫着茶香与旧书的味道。
苏静文一边引导着讨论,目光却不时扫过门口。她特意为这次活动准备了吴灼喜欢的茉莉香片,还有一盒刚从稻香村买来的新式点心。可直到讨论过半,那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没有出现。
“婉清,”苏静文趁着讨论间隙,低声问旁边的林婉清,“看见灼灼了吗?她怎么没来?”
林婉清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她凑近苏静文,声音压得极低,“静文姐,灼灼她…最近还在捣鼓那个什么电码。”她飞快地瞥了一眼天文台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不安,“下课铃一响,她就急匆匆地走了。”
苏静文微微蹙眉。
林婉清咬了咬下唇,似乎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声音更低了,几乎是在耳语:“我……我偷偷跟过一次。她去了天文台那边一个人练习呢,上次我去的时候沉先生也在。”
“静文姐,灼灼以前从不缺席墨痕社活动的!她那么喜欢文学社……可最近她整个人都像绷紧的弦,连跟我说话都心不在焉的。”
苏静文的心沉了一下。沉墨舟在教吴灼摩斯密码?她年长她们几岁,接触过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多元的思想,深知此类技能绝非寻常闺阁游戏,往往关联着更复杂、甚至危险的领域。沉先生素来谨慎持重,为何会……?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她心底蔓延开来,对吴灼安全的担忧,或许还有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深究的、细微的异样感。
“你们继续,我去寻寻她。”苏静文维持着平静,对社员们点点头,拿起那盒未开封的点心,朝着天文台的方向走去。手中的点心盒子似乎比刚才沉了些。
天文台是一座红砖砌成的圆顶建筑,维护得十分整洁。四周绿树环绕,颇为幽静。就在她即将走近时,一阵极其轻微、却富有特定节奏的“咔嗒”声,混合着低沉的、她无比熟悉的男子嗓音,从虚掩的门缝里隐约传了出来。
苏静文瞬间停下脚步。不仅仅是声音的内容,更是那语调——是沉墨舟无疑,但那语气却与她记忆中任何一次听他讲话都不同。
“…节奏仍有些不稳。注意这个间隔,应是三倍于‘点’的时长。”他的声音依旧是平和的,耐心的,但那份平和之下,却没了平日里那种仿佛隔着一层琉璃的、恒定的温润与疏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贴近的、沉浸其中的专注,甚至带着一丝极难察觉的、引导对方时的投入感。这不是那个在讲台上完美掌控节奏、却始终与人保持距离的沉先生。
紧接着,是一阵略显生涩、但努力模仿的敲击声。
“不对。”他的声音再次响起,似乎更近了些,音调压低,带着一种近乎耳语般的耐心,那是苏静文从未听过的、近乎亲昵的指导姿态,“手腕再放松些,感受力度由内而外自然发出,而非刻意敲击。”
苏静文的心微微沉了下去。她太了解沉墨舟了,了解他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分寸感。他从不与人过度接近,无论是物理上还是语气上。而此刻门缝里传来的声音,却分明打破了他一贯的界限。灼灼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短暂的停顿后,生涩的敲击声再次响起,这次似乎流畅了不少。
“嗯。”他应了一声,只是一个简单的音节,却不再是那种客套的赞许,而是带着一种真实的、几乎可以想象出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的简洁反馈。“这次尚可。”
苏静文停在门外,脚步像是被钉在了原地。她透过门缝,隐约能看到天文台内部摆放着的观测仪器,而两个身影正凑在一张临时搬来的方桌前。沉墨舟微微倾身,手指正点在桌面上,而吴灼则专注地聆听着,侧脸在从高窗透下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柔润认真,那神情是苏静文熟悉的吴灼遇到感兴趣事物时的专注模样。
他们没有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