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2章(3 / 3)

加入书签

州急报,为大名府同呈中书的,官家看看吧!”

赵祯接过细细看了,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一前一后两份奏报,都是大名府送过来的。

不过相比起前一份令京师沸腾,只因那位信使在入京后就高声呼喝,四处宣扬,如今已是人尽皆知,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另一份传入中书门下的信报,便是让朝堂震动。

因为有辽国使臣至雄州,怒斥宋军所作所为,言语中也透露了辽国内乱刚平,并不愿倾国之力南下,可罢战言和,两国重定盟约。

可对此有一个条件,是宋廷必须自承北伐过错,承认这次是他们率先开启战端,坏两国盟约,兴不义之兵!

“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都是我中国的国土,辽人堂而皇之地占据,反斥我朝兴不义之兵?”

赵祯看到这里已经忍受不了了:“这等辱国盟约,朕绝不会签,难道外面的朝臣都是为了此事请对?难道他们准备同意北虏的条件?”

称北虏而非辽人,这就是撕破脸皮了……

兄弟之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