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1章(3 / 3)

加入书签

会后的描述啊!”

第二位学子摇头:“我觉得还是外甥女之说更可信,诸位且看,司马光这首《阮郎归》写梦里桃源的,‘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品!你们细品!”

众人七嘴八舌,开始就司马光的词作进行分析。

每一个字眼,每一句词意,都成为指向他与女子幽会的证据。

公孙彬本来还想忍耐着听一听,此时脸色越来越冷,最终冷到其他几个人也不敢说下去了,讷讷地道:“公孙兄有新的消息?”

公孙彬脾气上来了,也顾不上好好说,直接喝问:“谁第一個嚼舌根的?”

“读书人的事,怎能叫嚼舌根呢?”

学子们顿时尴尬起来,有两个人扫兴地摆了摆手,转身离去,但最先邀请公孙彬过来,也是分析得最起劲的那两人,却被死死盯住,只能干笑道:“大伙儿都这么说!”“彬哥儿,我们也不知谁是第一个传的……”

“我与阁下关系没那么近,请换一个称呼!”

公孙彬冷冷地道:“你们不知道,却能说得头头是道,我就当你们两位是第一批传的,等到司马君实的案件真相大白,如果事实如你们所猜测的那般,倒也罢了,倘若事实不是这样,谤讪同窗,行艺考核之中,我看能不能过关!”

剩下的几人听得面色剧变,那两位学子更是身躯一颤,冷汗涔涔而下。

太学不比国子监,能养着一个人二十多年不结业,太学是有末位淘汰的,如果想在这里面混日子,或者品行不端的,那是会被逐出去的。

“说!谁是第一个传的?”

公孙彬再一次喝问。

两人欲哭无泪:“公孙兄,我真不知道,我是听卓春阳说的……”“我听姚元卿……”

公孙彬转身就走,去寻了那两位,然后发现他们也是道听途说。

这般兜了一圈下来,花费了两个多时辰,眼见半天过去,夜色降临,依旧不知谁是第一个传的,反倒多了不少争执。

公孙彬颇为头疼。

若是街头市井里的谣言,三人成虎,追溯源头几乎是不可能的,可太学终究只是一座学府,学子数目有限,还是择优入选。

当然有才学,不代表品性上佳,更避免不了八卦好奇。

所以他一路走来,发现有四成学子在谈论司马光的风流艳史,三成学子保持缄默,剩下的三成则颇为担心自身被影响。

正如之前冯京顾虑的那样,如果司马光从一个人人称颂的道德君子,一下子沦落为人人喊打的虚伪败类,太学的名声也要受到牵连。

这般区分后,范围更加缩小,结果按图索骥查下来,却一无所获?

正站在原地,思索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公孙彬目光一动,就见包默成从学舍后面走了出来,皱着眉道:“怪不得一路都没见到,伱怎么跑那里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