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巅峰学霸 第220(1 / 3)

加入书签

已经提前打印出的两千多份论文在晚餐之前通过各个分会场的主持人发了出去。

起码做到了数学学会在册会员人手一份。有对这个命题没什么兴趣的,会将论文直接给有兴趣的。

也有人直接借了论文去打印一份。

举办这种学术会议的酒店会贴心的安排打印服务。当然内部忙不过来,也有专人会送到外面去打印。

虽然一晚上的时间,也许并不足以让全部的参会者完全弄懂论文。但起码大概的概念大多数人已经知道了,并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六十分钟时间,对于顶级会议的学术报告来说,已经是最长的时间,但其实并不足以让乔喻把广义模态空间框架给大家科普一遍。所以在简单的谈完摘要之后,乔喻便直接进入了状态。

“……模态路径Γ是模态空间中的连续曲线,用于描述素数在几何空间中的分布轨迹。为了降低模态点间距,所以需要对路径进行以下优化构造:

正如大家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个公式,其中t为路径周期,用于确保路径在模态空间中具备周期性重复的结构。”

“由以上可见,路径Γk的曲率和分布由模态密度函数p(r)的局部高值区域驱动,Γk经过模态密度函数的局部极值点,保证高密度区域的路径覆盖。

模态路径具有几何对称性,设对称映射:→则满足:

通过以上优化构造,可以保证模态路径Γ的高密度、周期性和对称性……”

……

“听懂了吗?”正在沉思的张元翎被身边沈重行打断了思路。

先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好吧,其实也不算打断了思路,只能说打断了他想要进一步探究的想法。

说实话,没完全听懂!

但这并不能怪他,事实上张元翎相信会议现场起码百分之九十的人这个时候根本无法理解乔喻正在讲的东西。

并不是大家的水平不够,或者理解能力不行。主要还是今天讲的内容太特殊了。一套全新的理论框架,而且大家接触这套框架才一个晚上时间。

在没有完全吃透乔喻亲手搭建的这套框架之前,想要听懂这篇论文的内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听报告的时候,张元翎不断地去回忆另一篇论文里的一些结论跟定理。

比如模态空间定义,模态密度函数,模态路径的构造,模态卷积公式等等知识点……

再利用这些并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去推乔喻正在讲的东西。这些在人脑里要经过一个很复杂的转化过程。

年轻的时候还好说,但人上了年纪,脑子终究不如年轻时灵活了。

“你也听不懂,我就安心了。毕竟之前审过他的想法。”沈重行用玩笑的口吻说道。

的确是个玩笑。

当时的张元翎如果知道乔喻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把这套公理体系做到这种程度,他压根就不会质疑什么,直接批复通过了。

但现在只能说失算了!

“田言真的运气好到有些不知道怎么形容了。”张元翎不以为意的说道。

他知道沈重行没什么恶意。两人的关系不错,昨天私底下还一起探讨过,如果是沈重行来审核乔喻的项目书,肯定也会有质疑。

只能说张元翎这次挺倒霉的。

“哎……不只是运气好。毕竟他在燕北大学。”沈重行叹了口气道。

张元翎默然。

是的,大概也只有袁正心有那个资格说田言真就是运气好,甚至袁正心都稍微差了点。

原因自然是名校的虹吸效应。

当社会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竞赛生跟考生,还有那些家长们,都将燕北跟华清当成第一选择的时候,其他名校想跟这两所学校抢最好的苗子,的确太难了。

尤其是像乔喻这样十六岁就已经出头的苗子。

双旦大学虽然也是名校,数学院也能在全国排得上号,但是跟燕北跟华清对上,多少还是差了一点。

看到张元翎没有说话,沈重行叹了口气又说道:“哎……昨天那是两篇论文,接下来起码三十年,我觉得咱们可以期待一下华夏在世界数学界的话语权了。”

张远翎笑了笑,只是笑容不那么开怀。

只听后半截来看,很明显这是是一句褒扬的话,但都是老同事了,他当然能听懂连在一起的意思:

起码未来三十年,完全不用去考虑挑战燕北跟华清在华夏数学界的地位了……

有什么雄心壮志,都可以先放一边。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

有了这种感悟,张元翎突然想到一种可能,忍不住开口道:“老沈啊,你觉得明年的菲尔兹奖……”

沈重行怔了怔,然后微微摇了摇头,感慨的说道:“这个……应该不可能吧?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明年才十七岁。

倒是2030年那次可以期待一下。那时候他也才21岁。不过有一点我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